【橙新聞】中美簽證戰火延燒西藏議題 北京祭對等反制措施
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6日宣布對美實施對等簽證限制,劍指美國務院日前制裁涉藏官員之舉。這場外交風波源於美國務卿布林肯21日指控中方「系統性阻礙外籍人士進入西藏」,並對相關中國官員實施簽證禁令。
「西藏自治區年均接待境外旅客超50萬人次,何來『封閉』之說?」林劍在記者會出示文旅部數據反駁美方指控,強調近三年簽發外國人入藏許可證數量穩定成長12%。外交部文件顯示,目前已有186國公民通過正規管道成功申請入藏。
美方制裁名單雖未公開,但知情人士透露涉及邊境管理與民族事務系統官員。值得關注的是,美國智庫「西藏行動」年度報告曾點名12名中國官員,指控其限制外媒採訪自由,該名單與此次制裁對象高度重疊。
法律界注意到中美博弈存在法理矛盾,中國《對外關係法》第33條明確反制外國制裁,而美國《2020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》授權國務院實施相關限制。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分析,此類「制裁與反制裁」較量恐成中美外交新常態。
歷史數據顯示,這已是五年內第四度因西藏問題引發簽證戰。2018年美方限制中國涉藏官員簽證後,中方曾暫停審批美籍人士入藏申請達9個月。目前西藏自治區外辦網站仍標註「外國記者採訪需提前20日申請」的特別規定。
地緣政治觀察家指出,西藏議題交鋒恰逢中印邊境談判關鍵期。印度尼赫魯大學研究報告顯示,美方近年透過「西藏學者訪問計劃」,資助逾70名印度專家進行跨境研究,此舉被視為牽制中印關係的戰略布局。
北京聯合大學西藏研究院學者向本報表示,中方反制措施保留彈性空間:「所謂『對等限制』未公佈具體人數與職級,顯然為後續外交磋商留餘地。」美國務院東亞局回應查詢時僅重申「持續關注西藏人權狀況」的既定立場。